信用监管+服务执法+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
信用监管+服务执法+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
信用监管+服务执法+质量提升 枣庄市市中区打造营商新生态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26日讯 6月25日,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(rénmínzhèngfǔ)新闻办公室举行“强化市场监管优势集成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”新闻发布会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、市场监管综合(zōnghé)服务中心(消费者服务中心)主任王飞,市中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(dàduìzhǎng)孙庆强和市中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郝晓会出席(chūxí)发布会并回答(huídá)记者(jìzhě)提问。
王飞在发布会上(shàng)介绍,良好的营商环境(huánjìng)是赢得区域竞争的“软实力”,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硬(yìng)支撑”。去年以来,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、市委、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要求,紧紧围绕区委、区政府中心工作,坚持以集成改革思维抓营商环境,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行动。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,靶向(bǎxiàng)施策助力(zhùlì)企业纾困解忧(jiěyōu),优化流程赋能企业高效发展,精心服务打造(dǎzào)暖心营商环境。
发挥信用监管优势,赋能市场主体(zhǔtǐ)高质量发展。市中区现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20787家(jiā),其中个体工商户(hù)96887家,各类企业23900家。部分市场主体因未按规定年报、通过住所(经营场所)无法联系等原因列入(lièrù)(lièrù)经营异常名录(mínglù)。截至2025年6月20日,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582家,占(zhàn)企业总数6.6%,个体工商户20868户,占个体工商户总数21.5%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、政府采购、工程(gōngchéng)招投标、国有土地出让、评先树优等方面被限制(xiànzhì)或禁入,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(yǐngxiǎng)。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(fùchǎn)达产保市场主体,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开展规范经营异常企业活动。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进行唤醒、规范和帮扶(bāngfú),通过电话联系、现场核查等方式督促(dūcù)企业履行主体责任。对于已复工复产的列异企业,采取行政指导(zhǐdǎo)、责令改正等方式,指导其补报(bǔbào)年报、办理变更登记、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(wéifǎ)失信企业名单,保障企业正常经营。对于通过住所(经营场所)无法取得联系的列异企业,充分利用各街道、社区和网格员的力量(lìliàng),多方查找、了解掌握企业实际情况(qíngkuàng),指导企业积极整改,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。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,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(shíxíng)即时受理、即时审查,优化实地查看程序。去年(qùnián)以来,区市场监管局向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发送提醒短信(duǎnxìn)3500余条,电话联系680余户次,现场指导120余户次,提醒企业补报年报192户,移出异常名录企业342家,个体工商户5930户(次),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6家。
推行(tuīxíng)服务性执法,实施包容审慎监管。坚持以(yǐ)教育为主、惩戒为辅的(de)(de)原则,大力推行实施柔性监管和包容审慎执法。对市场主体中不触碰安全底线(dǐxiàn)的新经济、新业态、新模式领域和一般经营行为,积极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,全面推行行政告知(gàozhī)、劝导示范、行政指导、行政建议、行政约谈、行政告诫、行政纠错(jiūcuò)、行政调解、行政回访(huífǎng)等柔性措施(cuòshī),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只纠不罚,鼓励和引导行为当事人预防并及时(jíshí)改正轻微违法行为,感受到“有温度的执法”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、过罚相当的原则,使开出的每一张“罚单”都(dōu)能于法有理、于理有据,让柔性执法有“尺度”、服务企业有温度。去年以来,不予(bùyǔ)行政处罚(xíngzhèngchǔfá)案件13起,减轻处罚案件76起,免于处罚44起,减免罚金135万元,实现“执法有力度、服务有温度”。出台(chūtái)了《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实施方案》,聚焦“民意最盼、危害最大、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”重点民生领域,确定了全区15类查处重点,深入开展(shēnrùkāizhǎn)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,严厉(yánlì)查办一批(yīpī)民生领域重点典型案件,推动“铁拳”行动案件查处更加有深度,全力促进(cùjìn)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截至目前,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8600余家次,共立案查办商业侵权、虚假广告、网络欺诈、民生计量、价格监管等各类经济违法行为395起。
强化质量提升,推进全区经济(jīngjì)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集成发挥质量、品牌、标准(biāozhǔn)化、知识产权等(děng)职能优势,聚力(jùlì)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知识产权赋能,激发创新活力。成功(chénggōng)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(qiángxiàn)建设试点县,全区有效发明专利(zhuānlì)拥有量达669件(jiàn)。建立(jiànlì)“创新龙头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科技型中小企业(zhōngxiǎoqǐyè)”梯次培育体系,鼓励“小巨人”“专精特新”等企业通过“快速预审通道”申报发明专利,帮助3家企业通过省级产业类导航项(xiàng)目验收,指导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高价值(jiàzhí)专利项目,推动(tuīdòng)11家“专精特新”重点企业与常州大学、枣庄学院等高校(gāoxiào)进行产学研深度(shēndù)合作,完成1件专利转让、39件专利许可,知识产权培育和(hé)创造工作(gōngzuò)位居全市第一;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,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起,办理司法确认案件2起,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办理种类全市最全、结案率全市最高。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激发创新活力的工作被省委办公厅《今日信息(xìnxī)》肯定推广。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建设,建成全省首家纤维(xiānwéi)质量提升服务中心,国检(guójiǎn)集团案例入选全国“检验检测促进创新发展”优秀案例。成功推荐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、泉头集团枣庄金桥旋窑水泥有限公司、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参加省长质量奖的动态培育库入库申报工作,推荐山东鲁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、山东鼎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参加第三批好品山东的评选。发布、实施主导(参与)制修订各类标准26项,其中主持制定(zhìdìng)国家标准1个,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个,参与修订国家标准4个。聚力石榴产业和“枣庄辣子鸡”产业高质量发展,强化地理标志培育,“枣庄皱皮辣椒”已授权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(shāngbiāo),“枣庄辣子鸡”“枣庄孙枝鸡”、抱犊(bàodú)酱油、抱犊醋地理标志的培育和申请取得重大进展。健全完善产业标准体系,制定枣庄辣子鸡产业地方标准1项,企业标准2项。
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(bàodào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