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换热站无处建,济南一小区多栋居民楼成“供暖孤岛”

体育正文 23 0

换热站无处建,济南一小区多栋居民楼成“供暖孤岛”

换热站无处建,济南一小区多栋居民楼成“供暖孤岛”

5月29日,2025济宁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(míngchéng)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宁太白湖新区方特(fāngtè)东方欲晓开幕,活动现场,济宁市文旅局连发三大政策“礼包”,从入境旅游招徕(zhāolái)、文创产品开发、演唱会经济(jīngjì)扶持三个维度精准(jīngzhǔn)施策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这一系列(yīxìliè)创新举措既延续了济宁深厚的文化根脉,又紧扣时代消费趋势,展现出了筑梦“世界文化旅游名城”的战略魄力。 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,济宁市推出《2025年入境旅游招徕奖励工作(gōngzuò)方案》,拿出“真金白银(jīnbáiyín)”吸引境外游客。政策明确,旅行社一次性组织(zǔzhī)(zǔzhī)境外游客10人及以上(yǐshàng),在济宁至少住宿1晚且游览2个以上收费景区的(de),分别给予(jǐyǔ)旅行社100元(yuán)至150元人民币不等(děng)的奖励;一次性组织入境游客乘坐旅游包机转机到达济宁大安机场,每架次60人以上、在济宁住宿至少1晚,且游览2个以上收费景区的,给予每团2万至3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奖励;组织入境(含港澳台)研学团队(tuánduì)来济宁住宿1晚以上,在规定时间内累计接待达1000、3000、5000人次,分别按每人次10元、20元、30元给予奖励。 “这(zhè)相当于给旅行社发了一张含金量(hánjīnliàng)十足的‘邀请函’。”现场一位旅游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(suànle)以笔账:一个50人的入境研学团,按每人150元(yuán)奖励标准,可获7500元补贴,加上景区门票、住宿等联动消费,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政策还(hái)特别划定4-6月、9-11月为重点招徕时段,避开了国内黄金周,既错峰引流又保障服务质量,又体现出了精准(jīngzhǔn)施策的智慧。 推动传统文化(wénhuà)的现代化表达、挖潜文旅消费潜力,大力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创(wénchuàng)产品是应有之义。济宁推出首届“孔子文旅杯(wénlǚbēi)”好礼济宁文创产品设计暨转化大赛,瞄准的正是“两创”对(duì)文化资源的再开发、再利用。 大赛以“新文创、新生活、新产业”为理念,面向全国征集融合儒家文化、运河文化等(děng)元素的实物类(lèi)(lèi)和(hé)设计类作品。实物类涵盖文物文创、非遗工艺等九大领域,要求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;设计类注重视觉创新,鼓励开发IP形象和品牌标识。奖项设置上(shàng),实物类金奖奖金达1万元,另设30个大学生创意奖,前(qián)10名每人奖励 1000元,为青年设计者搭建舞台。 “我们设计的(de)这款济宁(jǐníng)好家伙(hǎojiāhuo)夹饼玩偶取材于任城区特色市井小吃——夹饼,它既具备(jùbèi)加德、加礼、加福、加薪‘万物可夹’的美好寓意,又与运河文化和儒家文化融南汇北、和而不同的地方人文底蕴高度契合。”谈到计划携新IP玩偶参赛的初衷,济宁好家伙项目负责人(fùzérén)杨旭日表示,当任城夹饼形象与地方文化、美食、风物跨界融合,注入新潮创意,定(dìng)能唤起年轻人的文化与情感共鸣,提升在地性文化传播影响力,用(yòng)创意讲好济宁故事。 为做(zuò)大做强“演出+旅游”融合模式,《济宁市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若干措施(试行)》打出“审批提速+奖补激励+配套服务”组合拳。大型演出审批时限从(cóng)2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,实行“容缺(róngquē)预审”和巡演首演地审核负责制,为主办方减负。奖补政策按售票规模(guīmó)分档(fēndàng),3000人以上(yǐshàng)场次最高可获50万元补贴,同时赋予观众“福利彩蛋(cǎidàn)”——凭门票可享部分A级景区优惠,演唱会当日公交提供延时接驳服务。 一场万人演唱会能带来百万级消费(xiāofèi)联动。数据显示(xiǎnshì),2024年济宁一音乐节吸引3万名观众,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280%,景区门票收入提升45%。此次政策将演出与文旅消费深度绑定,不仅让歌迷“为歌而来”,更引导(yǐndǎo)他们“因景停留(tíngliú)”,实现“一次观演、多日停留、全产业链消费”的(de)乘数效应。 三大政策 “礼包” 背后(bèihòu),是济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清晰路径:以入境旅游拓展国际“朋友圈”,以文创开发打通“文化资源—创意设计—市场转化”链条,以演唱会(yǎnchànghuì)经济激活年轻群体消费。正如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晖所言,“我们既要(yào)守护好(hǎo)文化根脉,也要用(yòng)创新手段让文化‘活’起来、‘潮’起来,在实打实为济宁‘涨粉’的同时,让每一位游客都能(néng)带走‘济宁记忆(jìyì)’、留下‘文化回响’。” (大众新闻记者 孟一 通讯员 尹丽娜 高震(gāozhèn))
换热站无处建,济南一小区多栋居民楼成“供暖孤岛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