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国际档案日在即,上海市档案馆一批抗战珍档与公众见面

体育正文 292 0

国际档案日在即,上海市档案馆一批抗战珍档与公众见面

国际档案日在即,上海市档案馆一批抗战珍档与公众见面
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(kàngrìzhànzhēng)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,许多国际友人千里迢迢来到(dào)中国,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。适逢“6·9”国际档案日即将到来,上海市档案馆深入挖掘(wājué)馆藏档案资料,以“得道多助(dédàoduōzhù)——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”为主题(zhǔtí),精心挑选4组26件珍贵(zhēnguì)档案与公众见面。同时(tóngshí),上海市档案馆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经法定程序,向社会公布第38、39批开放档案。这两批开放档案涉及本市40家单位,共计17246卷、184341件,起止时间(shíjiān)为1939年到2000年,其中(qízhōng)共有12个全宗的档案为首次开放。 密勒(mìlēi)氏评论报连载埃德加(āidéjiā)·斯诺对毛泽东的采访,毛泽东在采访中表达共产党的决心并呼吁国民党共同抗日。 记者上午在现场看到,这批抗战(kàngzhàn)珍档包括《密勒氏评论报》刊载的斯诺对毛泽东的采访、毛泽东与史沫特莱关于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的谈话(tánhuà)记录、爱泼斯坦(àipōsītǎn)战地报告《突破封锁进入中国》、诺尔曼·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情况(qíngkuàng)、路易(lùyì)·艾黎关于工合经验等致孙邦藻的函等,反映了国际友人以舆论声援、医疗救助(jiùzhù)、物资援助、难民收容等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抗战。 1937年3月1日,毛泽东与(yǔ)史沫特莱关于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的谈话(tánhuà)记录。 展览中有一张诺尔曼·白求恩正抓紧吃饭的照片,也有记录他在(zài)晋察冀边区工作情况的文件。据策展档案专家介绍,以白求恩为(wèi)代表的一批国际友人在抗战时期在华开展医疗活动,其中,有姓名和事迹可考者就有近40人,他们(tāmen)筹设医疗机构、培训医疗人员、大力救死扶伤,为中国抗战胜利(shènglì)做出了重要(zhòngyào)贡献。 《保卫中国(zhōngguó)同盟通讯》第18期所载爱泼斯坦战地报告《突破封锁进入(jìnrù)中国》。 还有一批国际友人驾驶战机、开辟航线、输送物资,以钢铁般的意志冲破封锁,将无数“希望的包裹”运往中(zhōng)国战区和敌后根据地。展览中的多封来往信函和文件等,再现了他们(tāmen)艰难(jiānnán)援助的历史。 路易·艾黎编写的《“工合(gōnghé)”运动两年》。 路易·艾黎(àilí)编写的《“工合(gōnghé)”运动(yùndòng)两年》就展现了他与斯诺夫妇等中外(zhōngwài)友人发起(qǐ)“工合”运动的历史。1927年,新西兰友人路易·艾黎来到上海。抗战爆发后(hòu),中国工业(gōngyè)遭到严重破坏,大批难民流离失所,为了组织经济(jīngjì)力量抗战,他于1938年与斯诺夫妇等制定了在非敌占区建立工业合作社的计划,陆续建立起3000多个工业合作社,吸纳30多万社员开展军需民用生产,为抗战前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、新四军抗日根据地(gēnjùdì)提供物资,筑起一道坚固的“经济抗战防线”,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、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。 除了这批(zhèpī)抗战珍档与公众见面,上海市档案馆还公布(gōngbù)了涵盖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科技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(de)档案,其中有不少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(fāzhǎn)的许多重要事件(shìjiàn),还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重大体育赛事,真实记录了上海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、实现(shíxiàn)“一年一个样、三年大变样”伟大创举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上海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,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佐证。 上海市黄浦江(huángpǔjiāng)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关于南浦大桥工程情况汇报. 例如,在一份名为《南浦大桥工程情况汇报》中可以看到,“在上海市区建造跨越黄浦江的大桥是上海市民几代人的夙愿,早在清末民初,上海的地方(dìfāng)商绅已提出了(le)(le)在董家渡口处建造一座钢质浮船桥梁,桥跨间设活动开口(kāikǒu)段以供(yǐgōng)船舶通行,1931年成立(chénglì)了建桥机构并与一家德国厂商草签了协议……”然而,在新中国成立前,两次造桥计划都因缺少当局支持落空。一直到1991年,凝聚着上海几代人希望和无数专家学者及(jí)工程技术人员心血的南浦大桥终于(zhōngyú)建成,有效缓解了过江难,是开发开放浦东、振兴上海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。 此外,在(zài)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期间,市档案馆(dàngànguǎn)还展出了一批近年来征集(zhēngjí)的红色档案,并发布“听档案说·城市更新”短视频。6月6日至13日,档案局(馆)还与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、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“党从这里诞生——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”,主办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——深入贯彻(guànchè)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(zhuāntí)展”,并举行(jǔxíng)《档案里的上海老字号》新书发布会、老字号海鸥(hǎiōu)相机捐赠仪式等活动。全市(quánshì)57家(jiā)档案馆、机关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将陆续推出主题展览、红色资源研学(yánxué)、跟着档案citywalk、专题知识竞赛、主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,涵盖线下互动、线上参与等形式。其中,82场活动均向(xiàng)市民公众开放,为广大市民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档案文化盛宴。 来源(láiyuán):新民晚报 作者:孙云
国际档案日在即,上海市档案馆一批抗战珍档与公众见面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